找到相关内容49108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长老偈·长老尼偈故事(3)

    种。成人时学吠陀。像貌秀美,厌恶五欲。佛来吠舍离弘化时出家,头发才剃落,当时便成罗汉。   偈陀74  贪爱和瞋恚,睡眠和掉悔;  合疑称五盖,我已全断除。  七十五 苏萨拉得长老偈  小传:名...

    释果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4762392.html
  • 峨眉志书中有关高僧记载的分析——兼论志书中僧传的撰写

    事迹、著述、影响等部分组成。可在这三部志书的僧传中,基本具备上述几方面的并不是很多,大多数仅仅从某一角度叙述,简单的竟只有一段对话,、五十字。这种写法根本不能给读者和后人以完整的印象。造成这种情形可能...

    徐建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5662800.html
  • 现实的问题和佛教的发展

    把重点放在学术水准上,要注重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准。这一点,在不少的佛教研究者学者那里,至今还没有作为一个首要的任务,也没有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。  、改变中国佛教的失语状态  佛教在中国,是一种...

    郑 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24262971.html
  • 禅与西方思想(续完)

    问题时,会答以“乾屎撅”[19]。或会反过来抓住提问者本人,答以“汝是慧超”[20]、但是,若要对这禅用的认识根据给子哲学说明,耶必须说它是建立在上述大基本形而上学范畴的“无”的基础上的。  八  ...

    阿部正雄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0963907.html
  • 道元论佛性

    悟,那么他的悟是不可靠的。一旦人实现了人人本具的可能性——佛性,一切众生也就得到它们的佛性。这就是上述《涅槃经》中“一切众生悉有佛傲性”的含义。  ()  关於这一传统的理解,道元的见解是什么?他...

    阿部正雄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0364205.html
  • 冯友兰:何为心性

    看,人欲都不能说不是恶的。  以前中国哲学家常说心,性,情,者常是相提并论的。所谓情,有时是说性之已发。性是未发,情是已发。心则包括已发未发。此所谓心统性情。理学一派的道学家所谓情,其意义如此。照...

    冯友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0864567.html
  • 海德格与龙树:从“语言”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(上)

    无”二境的一种理解。在他著名的是偈中:  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无:  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如前所说,龙树将“缘起性空”思想,置于其二谛概念当中:形成了阿部正雄所说的: “完全没有形式的空既非有...可得,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以方  便力故,为众生说法。众生闻是法,今世吾我尚不可得,何况当  得阿耨多罗菩提者及所用法。如是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  行般若波罗蜜时,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。这些...

    妙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664836.html
  • 海德格与龙树:从“语言”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(下)

    海德格与龙树:从“语言”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(下)  妙言  佛光山南天寺职事  、二者实践内涵之比较  如上所说,海德格与龙树一致为消除二元对立的努力,充分展现在他们的语言概念中。但是二者透过...而言这是趣向解脱的基点;从此基点出发的实践方法,便是透过“空观”的修行法——“三三昧”,或称“解脱门”:也就是空三昧、无相三昧及无愿(无作)三昧,来获致解脱。龙树的空做为“空观” ,不只是一种理论、...

    妙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764837.html
  • 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佛学渊源辨

    之体验高峰,山川和我已经“迹化”,我是山川的代言人,所以一切都归之于大涤子,就是归之于“心源”。  、造化心源不二  清戴醇士说:“画以造化为师,何谓造化,吾心即造化耳。吾心之外皆习气也。故曰恨古人...

    朱良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2965063.html
  • 太虚《中国佛教的复兴》第三章

    会”的理事会,但他本人很难说是一名佛教徒。事实上,他曾经拒绝参加一九二三年的会议,当时拒绝与会的还有梁启超,他后来也被列入理事会名单——也许当时他未曾注意到这是一种荣誉。我们几乎可以肯定,另外名理事...

    霍姆斯·维慈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5165140.html